8月24日,漫長的三伏天終于走到了盡頭,這標志著一年中最炎熱的階段正式告一段落,秋天天氣轉涼,自然界進入“陽消陰長”的過渡階段。相應地,人體臟腑也隨自然變化——陽氣內收,此時不應讓身體有太多消耗,養(yǎng)生重在一個“收”字。臻牧,作為健康生活的倡導者,特此為您獻上一份初秋養(yǎng)生寶典,學會中醫(yī)的「收斂」五道。
一、飲食調養(yǎng),收斂肺氣
秋宜少辛多酸,少吃辣椒、生姜、肉桂、花椒等;同時忌食煎炸燒烤,否則易生濕熱,損傷脾胃,加重秋燥,可多吃葡萄、石榴、柚子、山楂等酸性食物,也可多吃白色食物,如百合、蓮子、荸薺、杏仁、白蘿卜、蓮藕、山藥、梨子、銀耳等。這個季節(jié),羊奶也是養(yǎng)生的理想之選。
羊奶性味甘溫,具有溫潤滋養(yǎng)的特點,能夠溫和地滋養(yǎng)肺部,幫助肺氣收斂。羊奶富含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高鈣、高蛋白、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以及多種生物活性物質,這些成分共同作用,能夠全面滋養(yǎng)身體,增強免疫力,為秋季養(yǎng)生提供堅實的營養(yǎng)基礎。
同時,相比于其他奶制品,羊奶的脂肪球顆粒更加細小,更易于人體消化吸收,且不易引起過敏反應,即使是乳糖不耐的人群也能放心飲用,無需擔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。
二、運動適度,收斂強度
初秋氣候宜人,正是進行戶外活動、增強體質的好時機。但需注意,這個季節(jié),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(yǎng)階段,運動量不宜過大,運動應適量,避免過度出汗導致陽氣外泄。
散步:早晚氣溫較低時,到公園或郊外散步,既能呼吸新鮮空氣,又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瑜伽:瑜伽能增強身體柔韌性,調節(jié)呼吸,幫助身心放松,適合秋季養(yǎng)生。
太極: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,注重內外兼修,有助于調和氣血,增強免疫力。
八段錦:八段錦能全面鍛煉人體的各個部位,包括頭、頸、肩、背、腰、腿等,有助于疏通經(jīng)絡,氣血流通。
圖源網(wǎng)絡侵刪
三、生活規(guī)律,收斂作息
隨著晝長夜短的變化,初秋時節(jié)應逐漸調整作息,從立秋開始,盡量做到早睡早起。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,早起則有利于肺氣舒展,減少秋乏。同時,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,對于秋季養(yǎng)生至關重要,尤其是高血壓患者,這樣可借助自然規(guī)律平衡血壓。
圖源網(wǎng)絡侵刪
四、心情平和,收斂情緒
秋季萬物凋零,易引人憂思。中醫(yī)認為,秋在五臟對應于肺,肺在志為悲,所以秋季要盡量“收”好心情,做到內心平靜、神志安寧、情緒舒暢,切忌悲憂傷感,否則容易損傷肺氣。因此,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調暢情志,對于秋季養(yǎng)生同樣重要。可以通過讀書、聽音樂、與朋友交流等方式,放松心情,緩解壓力。此外,適當進行冥想或深呼吸練習,也有助于調節(jié)情緒,保持內心的平和。
圖源網(wǎng)絡侵刪
五、保暖防寒,收斂貪涼
雖初秋仍有“秋老虎”之說,但畢竟氣溫逐漸下降,全國各地也會陸續(xù)出現(xiàn)早晚溫差大的情況,特別是北方,雖然白天可能仍感溫暖甚至炎熱,但夜晚和清晨的涼意已悄然降臨。秋季人體陽氣開始收斂內藏,如果繼續(xù)過度貪涼,會損傷體內的陽氣,導致免疫力下降,易生病痛。
因此,我們要根據(jù)天氣變化及時調整著裝,早晚時分適當添加衣物,特別是要保護好腹部、背部和腳部等易受寒的部位。選擇輕薄的長袖衣物、披肩或圍巾等,既能抵御涼意,又不會過于悶熱。
總之,初秋養(yǎng)生需順應自然規(guī)律,從飲食、運動、作息、情緒及保暖等多方面入手,綜合調理,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臻牧愿與您一同探索健康之道,享受每一個美好的季節(jié)。
(責任編輯:華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