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當記者見到王寧時,她正忙著與一家馬來西亞的企業(yè)接洽。“對方對我們的產品很感興趣,我剛把相關介紹發(fā)給他們,應該近期就會達成合作意向。”王寧說。
80后王寧快人快語,作為河北邯鄲邯山區(qū)邯雪優(yōu)選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,她留著一頭齊肩短發(fā),瘦削身材,簡約的黑色西裝,富有朝氣的臉上盡顯干練和自信。
才僅僅4年時間,這家由王寧創(chuàng)立的生產饅頭、餃子、花卷等食品的“年輕公司”,產品已暢銷全國260多個城市,并出口到韓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。
“我非?春弥袊称沸袠I(yè)未來的發(fā)展。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努力,讓全世界一起感受‘舌尖上的中國’,讓中國傳統(tǒng)美食走向更多海外食客的餐桌。”
“很難找到一家‘對味兒’的中餐館”
王寧打小有個夢想,希望可以憑勤奮和努力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之路。2007年,她從國內前往澳大利亞悉尼麥考瑞大學,學習會計和管理。留學生活讓王寧很快學會了“獨立自主”和“精打細算”。
王寧實施的第一個計劃是“房屋轉租”。入學后不久,她與要好的同學一起租了當?shù)?棟小樓,每棟各三層。除自己住宿外,她們精心設計、裝飾房間,并對外轉租?考毿慕洜I,王寧不但實現(xiàn)了自身住宿“零費用”,每月還有幾百澳元的結余。
雖然逐漸適應了留學生活,但王寧發(fā)覺,“衣食住行”當中,仍有一個“食”字不太圓滿:“最難挨的是很難找到一家‘對味兒’的中餐館,想吃一頓地道的中國面食很不容易。一次,我好不容易買到了包子,但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個味兒。”王寧一臉無奈。
為了能吃上一口地道的家鄉(xiāng)美味,留學第一學期暑假結束時,王寧背起家里的餅鐺、搟面杖等炊具,漂洋過海,來到澳大利亞。從此,氤氳的煙火氣中,烙大餅、包餃子的香味,時常在清晨彌漫在她的宿舍里。
王寧說,自己喜歡分享美食,“無非是早起會兒、多做點兒,大家可以一起吃飯”。于是,從舍友到租客,她制作的中國傳統(tǒng)食物,成為很多留學生“舌尖上的美味”。偶然間嘗試做美食,卻“一不小心”做出了些“成就感”。
后來,她和同學再度開啟“微創(chuàng)業(yè)模式”,利用課余時間在社區(qū)開了一家餐館,主營中國炒菜、面食等。讓她多少有些意外的是,餐廳的生意非常紅火,王寧收獲到了創(chuàng)業(yè)的樂趣。
在市場調研中,王寧發(fā)現(xiàn),當?shù)乇M管鮮有大型中餐館,但其食品工業(yè)發(fā)展卻很成熟,尤其在食品加工技術和品質控制方面具有很高水平。“納米過濾、超臨界萃取、快速凍結、微波加工技術等,都值得借鑒。”王寧認為,如將這些技術帶回國內發(fā)展,應該會有不錯的前景。她做出一個當時盡管還想得不夠成熟、但已燃起足夠激情的決定:回國創(chuàng)業(yè),聚焦食品領域。
走向世界,質量是最硬通行證
跟隨王寧,一起走進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,一臺臺智能化的水餃機嗡嗡作響,一顆顆水餃如同小白鵝似的圓滾滾地躍下生產線。
“做食品就是做良心,融進滿腔真誠和責任,才能做好美食。民以食為天,食以安為先,安以質為本,質以誠為根。”作為媽媽的王寧,要求每種食品都可以入孩子的口。
王寧坦言,創(chuàng)業(yè)路上,因對質量把控特別“較真”,自己也曾“碰過壁”。比如,在經營面粉時,她堅持不用添加劑。由于面粉白度不夠,“賣相”不佳,曾被一些客戶要求“請派人員向消費者解釋”。盡管如此,她仍然堅持品質第一。
后來,面粉市場趨向飽和,王寧果斷轉型。她從最普通的饅頭著手,開啟食品深加工的創(chuàng)業(yè)路。
行走在車間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這位80后企業(yè)家以制度標準規(guī)范食品質量,已形成一套成熟體系:在食材選擇上,所用面粉全部是精選的高質量小麥麥芯粉;牛羊肉全部來自于草原,并人工去掉肉盤、肉膜,必須保證新鮮;調味的香油由自己生產。以此確保品控。
“安全生產,生產安全”是她提出的管理理念,如今已被貫穿到食品生產制作的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。為了從生產流程把控質量關,在面食生產車間的全自動生產線上,超聲波清洗機、碎肉機、烘干機、和面機等設備光潔如新,運轉輕盈。
“這些生產設備每天都會維護和校準,有一個小小的螺絲松動,都會被檢測出來。”公司副總經理梅林說,為防患未然,他們安裝的金屬探測儀時刻處于工作狀態(tài),有任何異常都會自動報警,就連0.1毫米鐵屑都“逃不掉”。
然而,再智能的機器也有“短板”,也有“打盹”時。王寧團隊用人工把好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關,在制作帶餡食品時,先將肉、菜等食材用超聲波清洗,再用人工進行二次挑選,去除黃葉等雜質,精細到每一片菜葉。然后,再進行脫水、切菜、調餡等操作。
為保證食品的口感和安全性,就連普通的饅頭制作都有準備材料、炮制酵母、混合面粉、和面揉面、首次發(fā)酵、滾圓成型、二次發(fā)酵等7道工序。“就拿和面揉面這道工序來說,還得經過醒面、發(fā)酵、揉壓、機器成型、二次有氧醒發(fā)等步驟,然后再上蒸屜制作,4個半小時才能生產出面食產品。”王寧說。
嚴把質量關,換來了市場的認可。有一次,一家團餐公司來找王寧談合作,他們只參觀了一遍生產流程,其他并未多問,就簽了合作協(xié)議。近幾年,王寧的企業(yè)從初期單一的經營模式逐漸發(fā)展到多元化的綜合產業(yè)鏈發(fā)展,先后開發(fā)出饅頭、水餃、包子、蒸煎餃、菜團子、粽子、餡餅等產品,市場份額逐年上升。
“‘幸福力’也是一種‘生產力’
在王寧的帶領下,團隊的發(fā)展一步一個腳。簱碛凶詣踊a系統(tǒng),以全流程鎖鮮技術保證產品口感,構建完善的“全冷鏈”物流系統(tǒng),設有專門的產品研發(fā)和質檢部門,先后通過了HALAL(清真)、BRC、FDA等出口認證,以及ISO9001-2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雙認證。
“目前,我們正著力建立‘一帶一路’藥食植物資源健康產品研發(fā)中心,旨在開展大健康功能食品的技術研發(fā)和成果轉化,以滿足市場對功能性營養(yǎng)食品的需求,并促進企業(yè)的技術創(chuàng)新和產業(yè)升級。”王寧說,企業(yè)如今日產各種功能性營養(yǎng)食品600噸,年生產營養(yǎng)快餐700萬份,帶動就業(yè)300余人。
在緊湊有序、高標準的生產之外,王寧試圖在公司營造一種常態(tài)化的“幸福感”。
“走,咱們到野外去,找出十種不同顏色的植物來,好不好!”站在王寧面前的十多名孩子,歡呼雀躍。登車、出發(fā),孩子們在王寧的帶領下開始了“尋寶之旅”。原來,每逢周末,一些女職工的孩子無處去、無人帶,有時只能自己待在家里。得知這一情況后,她告訴大家:“把孩子帶到公司來,我和一些行政人員可以幫忙照看。于是,她開啟“董事長帶娃模式”,講故事、做游戲、做美食,孩子們喜樂融融,有的還成了王寧的“粉絲”。
職工韓琦說,王寧非常關心員工的生活。公司有個不成文的規(guī)矩——為員工舉辦生日會。王寧會為員工戴生日帽、送上生日賀卡,大家一起享受美味的午餐和蛋糕。王寧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,進一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。
“‘幸福力’也是一種‘生產力’,它能帶來凝聚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傳統(tǒng)文化里的和諧是一種圓滿、穩(wěn)定、踏實的狀態(tài),對現(xiàn)代企業(yè)來說,這樣的狀態(tài)同樣十分重要。”王寧說。
如今,王寧正帶領企業(yè)奮斗在食品行業(yè)的轉型升級之路上。“我們希望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,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、健康的食品。”接下來,她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設200家食品門店。
“只要敢想敢干,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。”這個青年企業(yè)家堅定地說。
(責任編輯:華康)